
往年只要是年度陽明山花季期間,上山賞花人潮自然不在話下,仰德大道這條路幾乎都是壅塞路段(除非是從其他路段上山),爆滿的賞花人潮連停車都是個問題,雖然有兩個大停車場,但是往往大排長龍等待停車也只能望車位而興嘆。而我自然也不例外只好往陽金公路繼續尋求”落腳”停車處(註一)。
已經是若干年未曾到過陽明山花園,更別提是”花季”期間的走訪,除了那個赫赫有名的”花鐘”還殘留著有印象之外,其餘對於這個地段還真是”模糊空間”真的已經是一丁點不復記憶了。
車停“陽明書院”,剛好展覽著早期陽明山各式地圖,緬懷著”草山” 文化的點點滴滴,平常所不易看到的歷史軌蹟在這ㄦ卻可以輕易讀取。循著山路步行而下,沿途的杜鵑花、花八仙(白色花瓣)已經是隨風搖曳綻開,高聳的”楓香樹”已經楓紅葉落換來翠綠嫩葉佈滿枝頭,垂吊式的朔果聚合成球型滌盪其間。
路口轉角處的”吉野櫻”飽滿花蕊綻開佇立在路旁已經令來往路人驚艷不已。下了台階後眼見多年不見的”陽明山花鐘”依然”青春永駐”的轉著。
熙熙攘攘的人潮還真是可以體會”草山花季”的魅力四射一點也不虛假,我想多數的賞櫻人潮是朝著這個季節剛好綻開粉紅色的”吉野櫻”才是最大吸引力,無論老少男女都會在”移動”的瞬間也搶著拍照留念。
身置櫻花林區可以感覺得到”碩大”便是美,雖然是同樣的”吉野櫻”,給人的觀感卻是有不一樣的”情境”,譬如阿里山開闊腹地之下的”冷艷”,淡水”天元宮”的密集花區之下的“壅塞”,陽明山散落各處的”閒情逸致”,相較之下可以感受到不盡相同的心境寫照,當親自目睹之際也才能體會出”花季之美”的魅力。
Fiona :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Fionachen1188
PS: 真的找不到停車,倒是可以車停”陽明書屋”,再行走到約15分鐘的路程直達公園內的”花鐘”也是另一種選擇。不過要留意的是,書院的開放時間是:AM 9:00~16:30,錯過時間可別車子被大門深鎖。
這隻狗狗被主人訓練有素,當起Model就是乖乖坐好毫不含糊!讚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