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波寒流侵襲之下合歡山又再度下雪了 "野馬家族"永老爺終於按耐不住風雪的"誘惑"
盛情邀約下周末清晨出發一路南下往清境"合歡山"挺進衝雪 回想去年此時也曾上山賞雪
去年一鼓作氣衝上合歡山無奈水氣、濕度偏偏不足等候多時雪景就是避不見客而飲恨敗北
今年捲土重來且看今朝勝券在握 皇天不負苦心人的等待之下果真遇上了雪景整個鋪天蓋地
從"昆陽"雪線之上已是堆積了相當紮實的雪景 冰天雪地之下有如北國銀色天地美的無言了
難得一見積雪情況超乎原先想像 比起個人前年到訪過當時那種雪景還要壯觀、廣闊、冷峻
天寒地凍之下的"銀合歡"世界是身處亞熱帶台灣所罕見的景觀 帶您進入銀色天地......
早上約莫六點四十過了"鳶峰"之後已經陸續進入排隊準備七點鐘放行
賞景的遊客早已大排長龍 傳來消息29K處(昆陽)開始要加裝雪鏈才可以上山
"永老爺"熟能生巧的手法想必已經在家裡練習多次 "養兵千日用冰一時"
儲備多年一整套的雪鍊(鍊條、手套、彈性繩)終於可以"正式"派上用場
濕氣、寒氣之下早已經見到路邊雪花覆蓋整個山坡地
大排長龍之下只能緩步龜速前進 無論是大朋友、小朋友早已禁不起路旁鬆軟白雪
紛紛開始玩起捏雪人的遊戲甚至打起雪仗 一副欣喜若狂歡樂的樣子顯然都是有備而來
路旁隨意的山澗溝渠都是冰天下 早已超過"霧淞"冰凍界線
抵達 "昆陽"休息站告示牌早已成為極凍地標
昆陽休息站裡面有小吃補給站 想要喝碗暖呼呼的熱湯或是煮熟的玉米這兒都有
零度下世界有許多"大不同": 熱湯飲品成為祛寒聖品、少了"雪鏈"光有馬力也無用武之地
天寒~涓滴匯集特別容易有尿意如廁機率大增 無奈路況塞車明明兩公里卻好似很遙遠的距離
整個木棧板樓梯早已結冰成這副德性 想要上廁所洗手間先要通經過通關考驗
水泥扶手欄杆也是冰冷 扶與不扶都是兩難問題 需要小心翼翼一個不小心保證會下切到底
車輛大排長龍塞車之下就得發揮忍功直到"昆陽" 終於才得到那種"解放"的快感
蛤! "昆陽"下方停車場竟然出現這場景 兩位大叔帶著"機槍"步槍"裝備
仿效著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穿著美軍軍服在雪地中大肆拍紀錄片這也算Cosplay嗎?
從昆陽開始限加掛雪錬才能通行難怪要大排長龍
加裝雪鍊後輪胎可以咬著冰層路面增加摩擦力而持續爬坡挺進
路邊兩側的冰酷天地已經讓人嘖嘖稱奇也是另類破冰之旅
除了家裡的冰庫之外頭一次近距離觀賞到冰世界 (應該說欣賞會比較優雅一點)
晶瑩剔透的細緻紋路呈現不規則狀的樣子真是太神奇了
來到台14甲公路的最高點"武嶺"標高3275M 冰天雪地的停車場早已停滿了來觀賞雪景遊客
哎呀呀~這部賞雪車還真的是變成雪堆了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前後打量了一遍這要不是停放多時就是遇上當晚暴風雪沒雪鏈無法開下山
冰風暴之下的摧殘這下子可真是成為另類展示品見證了風雪奇蹟
這部野狼也不遑多讓"輪陷半尺"之多 可見真的是經歷過風霜雪雨
武嶺上的階梯一樣是殘雪成冰步履闌珊一般鞋底真的不易行走
"永老爺"乾脆用滑下來得更快 一次玩個夠 過癮吧!
"武嶺"旁邊的廁所也讓人想像不到的渾然天成景觀
入口處的對角線那一端有著極端的冰雪天地
無論欄杆、牆壁、窗口、地面上通通結滿厚厚的冰層
隨著風向吹襲之下卻有著松花般的奇觀
在台灣之地要見到如此罕見的松花柱真的太難得了
蹲在地面上為了要拍攝取景還得忍受風雪迎面襲擊
風力之強勁冰冷的酷寒 腳底神經早已忘了我是誰
大自然所創造出來的天然奇景最美也最真實
一欉又一欉的霧淞早已昇華成為冰柱、冰棒了
路邊的冰窟被先前的旅人鑿挖成洞口有點愛斯基摩人的雪海冰上人的味道
來吧!也來點不一樣的歷史鏡頭
最樂的要算是"永老爺"心理興奮加上悸動吧! 熱血之餘竟然鏟上一大堆雪要回家做紀念?
雖然滿臉通紅氣吁吁地依然大呼過癮 路人還詢問這些要幹嘛? 我說:回去賣剉冰 天然ㄟ尚好
重新整建後的合歡山莊已改為遊客中心
外牆塗上金土色外牆冰雪之中還蠻顯眼的
內部裝潢相當不錯 內部有廁所也提供熱水可以泡麵之類的
但是遊客中心內部是禁止使用餐飲 以維護內部整潔
這波寒流真的發威到了極點 平地氣溫已來到8~10之間冷颼颼
這裡的氣溫來到-1.7度也難怪手腳冰麻而久久不能自己
這等松雪樓的畫面早已存在腦海中 至今才總算一睹真實面目
合歡山的雪景如此熱門而引起國人的高度注目不是沒有道理的
畫面中的景色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不必出國也可以賞到雪景
蜿蜒迤邐的下山路往"小風口"途中 所見到的雪景更是壯觀(這裡屬於花蓮東部)
顯然這裡的雪況要比"武嶺"來得漂亮許多頓時之間還會誤以為來到大陸東北之地
來到此地竟然遇到熟悉的露友"熊熊的窩" & "獅子家族"大老遠看到這部縱橫山林的露營車
去年中秋節曾經在"黃金森林"有過一露之緣 出乎意料之外在此相會 當然也是為賞雪而來
真的夠壯觀吧!鮮少車輛走動之際試著走在路面上回頭望這來時路真的美呆了
路邊雪松樹林高大壯碩成林早已成為賀節的聖誕樹一般可觀 曾幾何時可以見到此景
仔細聆賞著冰雪結晶有如玫瑰花瓣的包膜一層又一層相當細緻層次感
每個邊緣的透明如玻璃幾乎吹彈可破 不得不讚嘆大自然造物巧奪天工
從路旁往東邊眺望(花蓮秀林鄉邊界)可見山谷中蕩氣迴腸雲海飛揚
眼前的靄靄白雪覆蓋著冰天雪地又是另一番天地
陽光此時露臉雲海雪景更顯的亮白
來到小風口遊客服務中心依然是一片雪地
遊客們通常會到此充飢補充體能後再出發
小風口遊客中心對面是隸屬農委會"高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來到"小風口"相信大家對於這棟仿歐式建築樓房會有點印象才是
童心未泯的"永老爺"把花了許多力氣鏟來的雪做成大雪人
如此超大的雪人才夠看 兩個石頭裝成眼睛、電線折成開口笑
幾顆紅番茄裝飾成鈕扣、最神奇的藍色紙巾成圍巾 這也太神了
"熊熊的窩"全家福 到此一遊留下紀念
獅子家族、熊熊的窩、野馬、藍天合照留下歷史鏡頭
這回純粹"野馬"熱血沸騰之下才會決定清晨上攻合歡山來賞景 果然見到大雪景不負原先之期望
冰封已久的雪鍊才可以有機會派上用場 事先在家裡演練多次的雪鍊綁法總算沒白費功的"永老爺"
到訪的這天也是野馬的生日 那一車斗的冰雪、雪人回程的路上所到之處紛紛受到矚目與拍照合影
回程在"清境"老英格蘭旗下的輕食店慶祝成功出擊及祝賀"阿永"生日快樂 蛤 ~~~
【相關文章】
合歡山北國風情 2011/02/12
如果您喜歡"史蒂文的家"圖文分享 邀請您到 FB 粉絲團按個"讚"!
內文有不定期的更新旅遊、露營圖文訊息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