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 秀姑巒山
96 /11/17 晴
『ㄚ~ ㄚ~ ㄚ~』 『ㄚ~ ㄚ~ ㄚ~』
一陣陣低沉音頻的間歇性三連音的突如其來的響起,”烏鴉”的淒厲叫聲劃破寧靜的山谷回響.
『靠吆, 恁阿媽的七早八早的就亂叫一通….……』
光聽聲音,不必爭開眼睛,不用猜也知道是誰也在滴咕大罵回應著:
『老倪, 您的老友在跟您請安囉』回覆著老倪的話.
一看手錶剛剛好是早上六點正,還真是”正點報時”得真是神準,實在時很累很想繼續睡,可是斷斷續續的不斷高分貝叫聲也實在是”忍味調”,弄得不得不起床了,尤其是來自於兩種異類”音頻”的回應叫聲.
東埔停車場一隅
猶記得昨晚清晨兩點多才剛剛攤開帳篷/睡袋擺平躺在”東埔溫泉”的新蓋停車場,怎麼才剛躺下馬上就天亮了,還有點懷疑我有睡著嗎? 因為接下來今日需要背負著重裝,從『東埔』到『關高坪』將近有8.5公里的山路要走,養精蓄銳是一定要的啦.只是那ㄟ按呢,意猶未盡的困頓呢?
已經許久未曾登山的我,『甘ㄟ堪呢?』我也默默的懷疑著我自己,又怎麼會原本至少有七位同行,搞到最後變成5人小組,一想到這裡”天就罩烏雲”,這下子真正是歹命了,我算是目前老弱殘的份啦,唯一的寄託似乎就只有”傅方”了,人高馬大體力又好,負重佳,耐力足,想到這ㄦ,我應該先呼一下口號,”
”『 你是時代的英雄,你是民族的救…….』嗯!別忘了多分攤些公糧吶!
走過新的剛剛蓋好的還未正式開張的『東埔吊橋』,橫跨『沙里仙溪』將近百公尺的兩端新式吊橋,約有 一米 半的橋面,兩側欄杆試圖滿了葉綠色油漆,兩側摟空的鐵網蓋,背負著重裝,為了安全起見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緩步行走於吊橋中間了約40~50公分左右的木板走道,也是因為摟空的關係,隨時都可以透過鐵網往下看到好有距離感的深度,奔騰的溪流衝擊著溪中石頭不時濺起水花,嘶吼的水流轟啪聲(這個與那個”轟趴”是完全不同的),還有點怕怕嚇人呢!
帶有點混濁的溪流是緣自於玉山北峰,進入『東埔』之後再匯入『陳有蘭溪』. 走在最後押隊的”浩老”踱步前來,行走的步調頻率與我又不同,空曠的山谷中迴闌盪氣的風切速度颼颼聲響,造成吊橋得來回震動,『九二一地震』的恐懼感是直衝腦門,意識上只有馬上閃過一個信念,”走為上策”,我只能說要說有哪個膽子大的就”好膽麥走”囉!
八通關登山口
距離上次來過八通關古道/八通關山 也已經倏逾四年多了,只是記憶中只有輪廓並沒有鮮明的記憶那兒是登山口,這次又再度重遊舊地之際,馬上就喚起之前的回憶, 窄小的登山口樓梯,愛玉冰賣店,父子斷崖,雲龍瀑布,乙女瀑布,以及日據時代的駐在所---『對關』, 完全是歷歷鮮明回憶,那個標高2450M 的『觀高』山屋,以及親身經歷過類似”山中傳奇”被蹂躪過,被”洗禮”過,那當然是絕對不可磨滅的記憶,只能說敬天地神鬼是登山客必要的謙誠態度,還有遠離正門口的床鋪就對了。
觀高坪
觀高坪的雲海
當再度踏走道這個”觀高坪”的時候已經是午後四點半左右,天候不知不覺之中轉暗了,而且暗得 很快,漸漸已經是暮靄沉色,玉山北峰的『銅門斷崖』已是落日餘暉下的最後迴光返照,回頭遠眺”東埔”區塊版圖都已經變成雲海沉浮,兩側山腰中間夾帶著灰褐色的雲海還真是漂亮極了,很久沒有『品嚐』這種【前菜】了,今天已經辛苦+痛苦的走了8.5公里,還是很”敗”的走了ㄧ天將近九個小時路程,全身汗流浹背,背膀痠疼,腰部也痛,膝蓋更是疼痛,腳指甲又不聽使喚的抗議,這使我想起”老倪”蓄意留給我那ㄧ堆有份量的”公糧”,精疲力盡的現在,我連一罐瓦斯我都覺得”超重”需要斤兩計算才行。
午後陽光剛好來一張特寫
眼前所目睹的景觀,應該說是犒賞下的”甜點”。此時此刻我應該是這一段路上最後殘留路途的旅人登山客,接著又要往下山路下切階梯將近有落差200公尺,膝蓋關節韌帶隱隱作痛,才是我心中最大的付擔,哪怕是移動每一個下台階都會”皮皮挫”,體力耐力的耗盡只能用”油盡燈枯”來形容此時的困頓無奈。
宛如電影情節的”寧采臣”不就是肩背著行李行走趕路要前去借住宿一晚,只不過我是換成背負著重一點的行曩背包罷了,沒有月光昏暗的夜晚,步入林相之後天氣昏暗了許多,只能走一步停頓一下的緩步朝向山屋前進,孤寂無奈的侷行,沒有規則性的階梯路段,勉強跛足巔行,膝蓋”疼痛”誰人知,只能再次把”護膝套”再次拉得更緊一些,咬緊牙關,默數最後下階梯500崁。
96/11/18 晴
昨夜果然是想像中的冰冷氣候,外宿山莊外的帳篷哪能抵擋2℃的寒氣逼人,十一月份的山裡氣候禦寒保暖是絕對不可少的重要條件。早上起得晚,大部分的山友早已經出發或者是打包離席下山了,反而是我們五位不徐不疾的打包準備往目標『中央金礦』前往。經過一夜休憩與膝蓋按摩,也似乎好了許多,今天的路程嚴格說來算是最輕鬆不過的,平緩坡的路徑也算是最大的”優惠”條件,雖辛苦矣但是依然要”向前走”,否則就昨晚討論的,假使真的到只有抵達山莊”就僅此一遊”返航台北,勢必會被笑掉”大門牙”毀了ㄧ世之英明,說什麼咬著牙也得衝上”秀姑巒山”才行。
夠涼快的帳篷
不過也是老倪/傅方好心腸地分攤了些公糧減輕負擔,才可如釋重負減緩疼痛。還有那四顆原本準備帶來”孝敬”浩老的大葡萄柚,只好事先”曝光”,也因此感動的”浩老”也照單全收了認養背著走了。
行經八通關古道大草原,都可以看到歷史留下之遺蹟,這條赫赫有名的中央山脈越嶺古道還是始鑿於清光緒元年,日據時代再以理蕃為由再加以修築的,而我們正是走在歷史交會點的一群過客。
抵達八通關山登山口略做休息吃個”蚵子麵線”,雖然是蹲在路旁的風餐露宿飽食一餐,不過”浩老”的愛心餐,好吃的程度不亞於台北峨嵋街的”阿宗麵線”哪! 餐後只差沒有小睡午覺一番,睡蟲總是喜歡午後來”交陪”,昏昏沉沉之下還是決定早點到”中央金礦”山屋,早到早休息。
中央金礦山屋
我是這麼認為,浩老與我先往前行,老倪就陪著傅方/ ㄚ惠 去重溫舊夢-----”八通關山”了。說得也是,對他們來說頭一次造訪怎可明明就在路旁,怎可輕言過放棄,好歹也是至尊百岳之ㄧ。
雖然出發前浩老是訂不到山莊的住宿,結果運氣不錯的我們,跟山友們哈拉一下,果然接著兩天可就有山屋可住了。入夜之後天寒地凍,淒厲徹骨的夜晚實在不是薄如蟬衣的那頂輕便”帳篷”可以抵擋得住的。只不過是入夜後淺眠容易清醒的我,也是麻煩的開始囉。
滿為患的山屋裡頭,已經事先準備好MP3來作為人多嘴雜時”鼾聲響起”時候的防患道具,但是偏偏不幸的我的床位旁邊的老兄,打呼打鼾也就算了,除了”音頻”起起落落聲響之外,糟糕的事還會”三不五時”對著臉部頻頻”吹氣”,臉上觸動汗毛加上酒味”吹襲”,口氣之大的時候,眼睫毛會跟著抖動,只差沒有掀起眼皮蓋,忍無可忍只能用力推他一把,讓他來個中場休息三分鐘,問題是時間一過,還是”鼾聲再起”。
不過縱然來回左右翻身交換各種睡姿,努力數羊也已經耗盡2個多鐘頭時間,還是無法抵擋住山莊內各路英雄好漢各式Hi-Fi多重奏樂團,還真是個悽慘無奈的孤獨之夜。我開始後悔臨睡前,對面睡舖的山友還頻頻分發”安眠樂”給他的隊友,下回我應該學會舉手要來一顆,作為”權宜之計”的那道最後防線。
96/11/19 晴
清晨四點多起個大清早,昨晚一夜蹂躪之下也沒睡好覺,"疲憊總是在鼾聲之後"這似乎是我最常碰到的無奈情形,下回是否也考慮一下該帶著安眠藥備而不用,碰到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來換取一夜好眠,到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今日有個重要目標,柔一柔睡眼惺忪的眼皮,勉強地打起精神進攻目標是號稱台灣五岳之ㄧ的,標高3835M 『秀姑巒山』。從山屋側邊切入一開始就是陡上,非得四肢並用不可,將近半個小時的路程都是如此。心理暗爽叫好只是輕裝型而已,還好沒有按照原計畫背起重裝上再攀上這條爛路,不過也實在很難想像背負著重裝要如何攀爬這種山羊路徑?
秀姑巒山路標
繞過一彎又一彎的山頭,只覺得路途真的好遙遠,似乎就是在雲深不之處,此時倒是相當佩服當初是開闢這條豋山之路的無數英雄好漢,前人種數後人乘涼的美意,想想還是須要大家對於山林的熱愛,環保觀念的落實才有好山好水流給下一帶的子孫。
終於好不容易才抵達『白楊金礦』山屋,慣例式的巡禮一番,雖無緣到此一宿,但總該好好” 仔細端詳”一番。太陽能發電設備,儲水設計..都可以體會林務局的用心,值得肯定。
重新出發,跨過小屋左側前行,經過好大一片的落石堆。東方已漸漸初露魚肚白般的亮光,已經是天亮了。位於”秀姑坪3530M”稍作休息,右轉可以直攻”大水窟山”,但是今日目標不在此,還是選擇左側的路標前行。
一路上攻的陡坡,好不容易才又看到另一個路標,右行往『馬博拉斯山山屋』4.4K,這個聽說”馬”字輩的山都只能”神遊”,不可”褻玩”的最高指導原則,看了之後都不禁令人肅然起敬立正站好。
愈是往上走著,呼吸氣息頻率加快了,步伐速度變慢了,可是後頭看著雲氣遠遠地浮游而上,瞬時間都深怕步伐移動不夠快速,等到上了山頂而成為白茫茫一片,什麼也沒看頭,更沒搞頭。
『傅方,卡緊ㄜ!』
『可要趕在那堆雲氣上來之前抵達三角點』不停地催促著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千萬可別像攀登”玉山東峰”那般衰運,好不容易四肢並用踩上三角點,不到幾秒鐘之後卻是天地茫然,毫無視線,更別提所謂的”風光明媚””壯麗山河…『麥肖想』!.。
一路上是跟傅方走得是”努力加餐飯”地用力拖著步伐,走一步是一步,只覺得路是遙不可及,又臭又長,腿部的痠痛已經發酵作用,但是近在呎尺的山頭老是走到盡頭才又發現目標還在山的那一邊,真是無語問蒼天,我終於能夠明白體會為何”Echo”一聽到只有單攻”秀姑巒山”就臨時腳抽筋不來了,其中之”真正原因”是可以體會是”原來如此”漫漫長路天高皇帝遠。
雲海風情畫
抵達三角點後,明顯木樁標示著”秀姑巒山”,那片雲霧還好也沒有被吹拂上來,萬里晴空視野清澈,因為地處之高度關係,左側可以看到玉山山脈,右側則已經是成為一片雲海,就是我所謂之什麼都看不到的雲霧區。
我們五個人停歇在山頂端有用力地休息將近20分鐘才緩步下山,回程看著來時路的跨過岩壁路段與穿梭在林相各式人體工學的路徑,還真是不簡單的路段,還頻頻試問:
『這是我們來時走得路嗎?』心理還想著剛剛是如何跨過著個山壁的夾角???
回程背陽,剛好可以順光俯視著下方的一大片的純白如棉花的雲海,藍天為底,山巒為幕,白木林的突兀立足其中,足以構成一幅『悠閒風情畫』,停歇休息之際真是最大的慰藉。下了山後,這回可是抱著輕鬆心情抵達山屋,這回山友變少了,安靜了,山屋床位變大了,今晚我可以安心”充電”補眠了,不會有”雜音”干擾了吧!
6/11/20 (二)晴
清晨四點多就已經起床,山屋外面是到處是佈滿著”冰霜”,這個天候季節就是寒氣逼人,也難怪頭一天在”觀高山屋”睡帳篷時候是”匹匹挫”抖個不停,有如冰天雪地寒風徹骨的冷冽。還好是睡山屋,否則今早上勢必是帶”黑輪”眼睛。繞過關高坪,下到駐在所舊址,橫切過『乙女瀑布』、『雲龍瀑布』的橋墩,我跟”老倪”是極度『肖想』那山腳下賣”愛玉冰”的人家,好好來個兩三碗,解渴一番。我們還邊走邊慫恿著隊友們,快!快!快! 趕快去拼愛玉冰。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一到達後,看不見有人顧攤位,就知道大勢不妙,竟然是本日歇業休息!
天ㄚ!猶如晴空萬里突然間來個閃電打雷般---- 訝異萬分,什麼時候不休息,怎麼好端端地選擇此時 一路上已經是沒水喝,千呼萬盼始終等待山腳下愛玉冰的期待的同時,竟然這樣地給它”按呢生 ??”今日不賣冰”????差點沒摔倒地上,何況已經是渴到眼冒金星旋轉三百回合了。希望越大還真是失望越大!
回程我是一路上墊後,因為膝蓋疼痛關係,遠遠地2~3公里之外已見老倪已經在車子旁邊換裝衣物,原先還帶著忐忑的心情期待著,老倪會不會帶著一絲絲的同情心,把車開來這ㄦ登山口”接人”,猜想畢竟是猜想,老倪不會是我,結果幻想破滅,只能又再次無力地踱步走回『東埔吊橋』。
這回程步伐更慢了,就跟Pow所說的名言一般;要靠著”意志力”走著回來的。橋下的川急水流依然澎湃洶湧,風沏聲響震動著耳膜,四天前四天後有著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還好感謝天空作美肯賞臉,給了個好幾天的好天氣,否則一切的切也許都變成了不一樣的,沒有了陽光也就沒有登山客的笑容,更不會又洗滌身心的登山樂趣,吊橋/麵線/ 鼾聲/愛玉冰…諸多的事實存在,也不會出現這個歷史的史”記”。(ㄟ,~~是登山紀錄的記哪!)
St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