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東河之地最有名氣要算是"東河包子"另發展在橫跨東河新橋下
新橋下的"馬武窟溪"出海口末端也許見過橋下有竹排筏遊溪的畫面
這兒就是東河部落(日據時代稱之為馬武窟)阿美族稱為"瑪洛阿瀧"
阿美族語意思"撒網捕魚" 可見漁產豐富的東河溪是當年重要水產地
過了東河橋約30~40公尺瀕臨海邊有個原始風味的茅草屋 "東河部落"
椰林、綠地、茅屋、涼亭乍見之下還以為來到東南亞原始部落感覺
由茅屋堆疊而成的整排屋舍
保留著綠地草皮與不規則落地而生的椰樹襯托著原始風貌
非假日之故又來得早了些 部落屋舍還沒開張呢
部落屋裡面的民宿、烤肉、竹排活動都受到遊客相當歡迎
茅草涼亭下感受一下微風輕吻拂臉、白雲藍天浪跡無痕的天際
閒坐之餘賞著風景實在捨不得移動腳步離開這個茅草涼亭
從涼亭眺望鮮豔紅色東河橋橫亙在海岸公路
藍天、綠地、紅橋鮮明對比在"馬武窟溪"上
橋下的馬武窟溪很多的巨大白玉漱石令人印象深刻
續前行到金樽休憩區
亭裡設有咖啡座隨著悠揚的音樂響起 聆賞著沙灘、漁村、樂曲
嗅聞著咖啡香再啜飲一口焦糖瑪琪朵...都是滿足而愜意
眼前彎彎的金樽海灘 去年10月還在此舉辦過國際衝浪賽
許多衝浪客喜歡到此享受人跡稀少的私房衝浪景點
續往"新東糖廠"早期為東部地區紅糖的重要生產場地
如今已成為許多藝術家相互交流的基地
內部有木雕紀念館、阿美族文化館、民宿、咖啡館
如今成立為"新東糖廠文化園區"(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號)
來訪之際剛好遇上輔仁大學所組成的百人環台單車隊
詢問之下才現發到有多數同學都是首次環台
其中兩位視障同學 藉由共同騎乘子母車來完成環台
一般正常人若非有堅強的意志力、耐力又談何容易
何況是視覺不便的同學們 實在很佩服其勇氣
早餐已事先安排來"都蘭小房子"享用
早期舊地磅改建而成沒有招牌、沒有內座只有吧檯
卻早已聲名遠播 許多來到都蘭的旅客必選之地
早午餐分A餐漫活餐
B餐快活餐
附飲料冰咖啡 味道濃郁咖啡香氣真的好喝
無意間來到這裡發現到小時候在南部才有的水果
頓時勾勒起孩童時期拿著比人高好幾倍的竹竿拼命勾著紅色小菓子
寧願仰頭脖子痠也要拼命勾到那顆紅菓子而樂此不疲的當年趣事
小時候只知稱之為"雷麗"而它的學名是"南美假櫻桃"原產熱帶南美洲
屬於中型喬木橢圓狀卵形葉 花冠白色 成熟果實成紅色漿果 味道甜美
入口的瞬間帶有冬瓜茶的香味存在 甜度達到十幾度以上 好吃沒話說
都蘭糖廠咖啡館
進駐了藝術工作者透過彩繪塗鴉給予老舊屋舍有了新活力
哪怕是簡單的筆觸一樣有畫龍點睛效果
無論是抽象派還是印象派 活化了古老舊思維的庭院
也喚起旅客們所留意的老的新景點
往月光小棧的途中無意間瞧見了這個教會
入口筆直寬口的道路 整潔有力花木扶疏的庭院
周日作禮拜期間也不便多打攪續前往月光小棧
當時的人潮鼎沸 如今電影溫昇退卻後已是門可羅雀
當年電影"月光下我記得"拍片保留著相當完整的日式復古場景
一樓"女妖藝郎"專為女性創作者提供展演空間 不定期展出創作作品
另外位於左側的賣店分別有咖啡飲品與首創藝品販售
全靠一雙巧手所編織創作 強調手工製品才是主要賣點
離開都蘭月光小棧 只見陽光露臉比月光的光亮強度大上好幾倍
天熱之際往海邊而行看看能否有那種"望梅止渴"同理心的作用
前面的"杉原"海邊正等著ㄋ ........
東河部落屋" :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東河村12鄰南東河326號
月光小棧: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
沿都蘭村農會旁山路直上經過都蘭遺址左轉 沿路及指標前行即抵達
【延伸文章】
2013花東之旅12_伯朗大道/天堂路/池上客家文化園區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