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總希望有個長假期間赴國外旅遊 "藍天家族"自然也不例外
礙於Fiona工作之故很難超過三日以上的長假最後選擇"離島"成為不二門之選
多次要去拜訪馬祖離島卻往往時機不對而作罷 今年"馬祖行"破釜沉舟必訪決心
兩個月前利用午夜時間敲單購買返航機票 如果能順利買到機票的話已經成功一半
一周前順利購買"台馬輪"船票 盤算"搭船而去搭機而回"各自體驗不同的旅遊行程
晚上船班從"基隆港"快樂出帆 隨風逐浪搖晃到天亮之際已經來到"東引"展開旅程...
晚間到基隆港距離十點鐘開船還有一大段時間當然先覓食
靠近港口二樓"百八漁場"日式料理價格公道味道鮮美值得推薦
晚間9:30分海關前排隊準備入關行李檢查、驗票
周四晚船班還是有不少人搭船從基隆到"東引"-再到"南竿"
從基隆往東引->南竿(或者是南竿-->東引)的船班順序會依照每個月單、雙日而有所不同
選擇先到東引待上一晚(宿)拍夕陽夜景然後再轉往南竿住宿兩夜的行程計畫
航程約需8小時還是選擇床位平躺會比較舒服 也不必擔心大風大浪搖晃
選擇"親子床"寬度約130公分兩個人睡也嘟嘟好(夫妻需提供ID證件才可購買親子床位)
與"台華輪"船隻噸位相當的台馬輪底艙也可停放機動車輛載送到外島
內部餐飲部販售飲料、咖啡、泡麵等飲品
頭一次從船上對望基隆港岸邊夜景 輝煌燈光下的港口之夜顯得絢麗燦爛
開航前上甲板觀賞基隆港夜色 船隻燈光剛好與今晚月色相互輝映
一輪皎潔明月陪伴朝向馬祖之旅 期待已久的離島終於成行 等著快樂出帆
天微量之際八個鐘頭倏忽已過 已經來到馬祖"東引島"中柱港口
(平躺床鋪後的重心降低了自然可以一覺天亮根本毋須擔心暈船問題)
東引島是馬祖列島中位置最北端 分別由東引島、西引島兩個小島
所組成合併統稱之為東引島 來到離島租賃機車是最佳旅遊方式
透過民宿老闆的接船輾轉來到"西引島"上海角民宿
東引島與西引島中間橋梁銜接兩者通稱為"東引島"
海角民宿獲得許多旅客嘉許與推薦 東引決定落腳在這間橘紅鮮明色彩小屋
早在兩個月之前就已先匯款預定房間了 旺季期間也是熱門民宿之一
雙人房簡單大方內部陳設典雅而且都是"詩肯柚木"傢俱
.平價民宿以高檔飯店來經營 乾濕分離衛浴/桌電/WiFi可上網
餐廳吧也提供住宿訂餐之用 簡單格調卻是落落大方
住宿包含每人一客早餐可選擇當天或次日
當天即享用早餐法式吐司、培根蛋、沙拉、奶茶、咖啡
民宿主人劉雅佩(蓓蓓)親切地介紹著東引島各個景點
從小長於斯爾今也是致力於發展東引觀光而不遺餘力
海角民宿位於西引島的中清路上 面海房間可以直接遠眺對面的"鱷魚島"
路旁有個涼亭標示牌告上的角度能夠清楚地看見鱷魚長臉頰、前肢輪廓
"海角民宿"是西引島僅僅的三戶住家其中之一 這個季節是滿山遍野蘆葦飄揚
不同於台灣芒、五節芒品種的花絮是帶點淡淡紅色佈滿著小山丘 很特別吧!
首先騎乘著機車先來到距離海角民宿附近的"后澳" 一路筆直下降的階梯直達底部
早期馬祖列島是戰管軍事基地之故到處都是碉堡、防禦基地 不必多說就知到是直通軍事據點
東引島上有許許多多海蝕地形的變化 類似海蝕門、海蝕溝、海蝕柱...等等
海島地形關係隨地可見到岬灣型地貌 沒有太多人工開發之故仍舊保留著原始風貌
土質地貌關係多數是草本植物植披 野地的牽牛花隨著朝陽綻放憑添了幾分詩意
來到"三山據點"雖然還有部隊進駐 馬祖99年開放觀光後只需要身分證登記即可入內
"三山"也是衛屏東引西方海域 扼控"清水澳"與"南澳口"極為重要據點
循著步道走一圈越是發現到處處是懸崖峭壁 居高臨下望著奇石嶙峋的震撼美感
碧海藍天海水正藍沖激下的水花特別亮白 很難一言道盡這樣的山水美景
步道上眺望平台 "垃圾桶"是採用燈塔造型 環境美化上加分不少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拿把休閒椅子閒賦在這兒 看著藍天白雲 聽著海風呼嘯
隨著思緒倘佯在眼前的國度裡!不禁羨慕著這些班兵們每天享用"天然ㄟ尚好"的道理
前景有涼亭後面碉堡依然有駐守衛兵看守著 砲陣地還是保留著對峙的砲口
目前國共關係少了緊張氣氛之下這兒卻可以顯得悠然抒懷的心情賞景
過去兵籤要是抽中"金、馬獎"大都數會很嘔 大嘆霉運才遠調到外島當兵
如今到外島當兵看來是個樂差事 至少已不像二十幾年前那般惡劣環境
沿著"清水澳"指標下方筆直陡下的柏油路面左側還有個廢棄的軍事用水泥房
右側"忠義廟"裡面供奉著各式不同的神趾 據說是當地將海上拾獲的神像供奉在此
下方駁崁上還用斗大紅色字體寫著"忠義驃悍"的凜冽愾然之氣的聲勢
下方港口早期也是西引島漁船在東北季風之下的避風港同時也是重要補給港口
由於堤防部分坍塌目前已經廢棄了 主要也是中柱港開通後自然也隨之沒落了
西引島一個特別的地標 書寫著"人定勝天 事在人為"的精神標語
脫離這個當兵年代已久遠矣 看著不禁也會回想到當年在金門戍防事故點滴
東、西引島之間原本有個小島礁"中柱島" 為了使東引島、西引島相互貫穿連接
當年國軍利用爆破碎石來填補建造了"介石橋"使兩島連接交通上的便捷快速
中柱島上"感恩亭"蔣經國座姿雕像 頭頂青天白日黨徽
"感恩亭"路邊中流砥柱標語 當時國共砲戰之際各類精神標語都是必然產物
來到前線馬祖觀光 後續也將會見識到各軍事基地當年千奇百怪的精神標語
其實唯一目的就是時時刻刻不忘提醒"念茲在茲"加強與強化精神建設之首要
北澳港由於海蝕地形關係漲潮之際的礁岩宛如蛟龍嬉戲於海上因此稱之為"海現龍灍"
通過"介石橋"往東引島遊客中心方向繼續探訪
靠近東引島南端的"燕秀澳"附近位於部隊之內"燕秀潮音"參觀景點
需要身分證登記後即可入內參觀 乍見之下會覺得取名很怪異名詞
原來福州方言"巢"讀做"秀"(近似閩南語音調之故)顧名思義裡面有很多燕子築巢
谷底的風洞隨著潮汐來回沖擊聲響之故所以才有意"燕秀潮音"之意
風洞口隨著潮水灌入進出而發出低頻聲響如撞鐘般宏亮
從燕秀亭觀景台可以輕易將遊客中心一帶景觀映入眼簾 環海地型礁岩林立
易攻難守地貌可見當年戰事之秋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才可守住仍以至於有今天的存在
"燕秀潮音"至高點往西南方觀看 外型酷似老鼠因而得名"老鼠林"
(當然這些都只能意會而已端看個人的豐富想像力囉)
東引遊客中心剛好整修之中無緣拜訪 拍攝中"阿兵哥"朝目標而來低頭迴避著鏡頭
馬祖島嶼之中東引、南竿、北竿都各有所謂的"北海坑道"
原名"潛龍坑道"的東引北海坑道位於燕秀澳西側、苗圃下方
當年戰備所需國軍不分日夜使用炸藥爆破礁岩再由人工所挖掘出來的坑道
不過幾年前的地震之故已部分坍塌為了安全起見已經封閉禁止進入
轉進到東引酒廠品酒而來 展示中心提供冰凍過"東引陳高"給旅客品嚐
冰凍高粱入口香醇滑順並無一般刺辣口感而不勝酒力的我還是淺嘗即止就好
東引鄉公所外觀蓋得很像似美國小白宮局部縮影
很難得會有這樣特色建築出現在離島地區
瀕臨午餐時間打探在地阿兵哥哪家餐飲最獲口碑 不約而同遙指"劉家麵館"
出門在外打聽餐飲美食詢問"當地仔"就對了 絕對八九不離十吧!
既然是如此先來飽食一餐才有力氣後續景點觀摩
劉家麵館已經做出口碑來了 午餐時間已是高朋滿座呢!
餐後7-11補充水分(沒看錯是統一的7-11這裡也有呢)再出發
午後行程"東引燈塔""國之北疆"藍眼淚.....正等著上場...(待續)
海角民宿 : https://www.facebook.com/DongYinHaiJiaoMinSu
如果您喜歡"史蒂文的家"圖文分享 邀請您到 FB 粉絲團按個"讚"!
不定期的更新旅遊、露營圖文訊息同時更需要您的支持與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