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jpg

 以往在網路上見到諸多網友們的格子裡介紹"林初埤"木棉道花開盛況

清明時節提前返鄉之際順訪白河區木棉道 花紅似火艷麗而璀璨模樣

到訪這天整體上約莫六~七成花開可以想像得到一周後勢必花團錦簇

木棉花從北到南都可見 甚至路過高路公路平視角度上更是貼近距離

位於稻田旁的"林初埤"紅、綠(田)色澤對比更加凸顯它美的存在

位於鄰近的"無米樂故鄉"~菁寮社區仍保存著早期台灣歷史脈動

一趟老舊鄉村巡禮見到同樣具有堅韌生命力的花卉與懷舊田庄..

 

 

17.jpg

北部的三月天仍然飄著小雨而位於台南白河區的"林初埤"卻是天晴烽火滿天

有如火焰花一般一朵朵高掛在樹梢上

 

 

02.jpg

  

 

 

 03.jpg

  這兒木棉花區域很廣感覺上鄉間小路隨地可以遇見了它的身影

區公所特地將木棉花區分為三區依照牌告指示即可看到不同場景

以下分享3/17日花況 

 

 

14.jpg

 

 

 

15.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11.jpg

整體上花況估計月底前出現極大值的機率會比較高一些

 

 

12.jpg

 

 

 

01.jpg

 

 

 

13.jpg

 

 

 

18.jpg

 假日木棉道上的車輛停放有時間管制以利雙向通行需要加以留意

 林初埤賞花後走訪隣近土溝藝術村

 

 

20.jpg

 土溝藝術村"幾米的天空"曾經在這裡展覽過 

  

 

19.jpg

目前已轍退重整預計今年第四季才會再推出新作品

 

 

21.jpg

  

 

 

25.jpg

位於小村落路旁出現類似馬賽克小磁磚貼成藝術作品 兩組座椅&茶几 

 

 

26.jpg

茶几上擺著是甚麼呢? 其實不難可一眼看出也足以會心一笑

茶壺、茶杯只是由一般毀退的老舊磚塊所琢磨出來而已

 

 

27.jpg

想像一下: 稻田工作累了席坐小憩 來一杯茶水吧!

 

 

28.jpg

 

 

 

22.jpg

 土溝小村落牆上作畫展現了農村的美

 

 

23.jpg

 這是什麼呢? 這是藝術家在"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透過友善小農的串聯

在各地田野之間擺上餐桌邀請知名廚師並以當地蔬果菜色就地烹調擺桌

 

 

24.jpg

透過在地食材行動料理讓遊客們貼近農村、漁港、田野之間

盡情享用台灣幸福料理滋味 這與我們的露營餐飲也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47.jpg

轉進另一個具有時間背景下的後壁鄉"菁寮老街"早期稱作"菁寮庄

早年從清末到民國初年的"菁寮庄"是靛青藍染相當重要的聚落產地

 

 

29.jpg

地理位置介於諸羅縣(爾今的"嘉義")與台南鹽水港(月津港簡略介紹過)之要道

當年藍染與"三角藺草"編織繁榮也是南北生意往來相當重要的動線與農村生活中繼站 

 

 

32.jpg

 

 

 

30.jpg

 

 

 

31.jpg

已不復見老阿嬤的廚房炊煮"竈腳"、炊煮器皿用品仍然完整保留著

從櫥窗中的杯盤之間裂紋都可以看得出歲月刻鑿過的痕跡

 

  

33.jpg

 當年南北往來重鎮塑造出諸多不凡的產業鏈 從婚嫁的金飾店、囍餅舖、布行、西服店

禮服店、棉被店、腳踏車店、打鐵店、碾米店、鐘錶行、中藥鋪...處處可見到蹤跡

 

 

35.jpg

神奇的是這家鐘錶店只有掛著機械式的掛鐘、立鐘 而沒有電子鐘錶

很好奇地去"觀摩"著小時候常常見到的"產物"竟然到這個年代還可以運作

 

 

36.jpg

透過"殷老先生"熱情解說著機械鐘錶各種運作方式也專門修理這種老鐘的技術

還打趣著要我們猜猜看沒有電池、上緊發條的垂降式、斜坡道、鋼珠球式鐘錶

分別要如何"運作"呢? 這種物理原理稍微思考一下當然不難推可以測得出來

年事將近90歲的老先生迄今眼力了得衷心佩服 堪稱是鐘錶國寶級修理老師傅

 

 

34.jpg

 純銅製作的桌上型鐘錶不需轉動發條只需幾顆大鋼珠把在上方即可轉動時間

喜歡收藏骨董的話其實說來價位堪稱合理之中

 

 

37.jpg

"阿嬤ㄟ花ㄚ布" 早古年代的布花是否讓人回想起小城故事的電影情節

民國初年的那種淳樸的鄉村風味 知福惜福樂天而知命

 

 

38.jpg

 "金德興藥鋪"採用閣樓式建築手法 牆壁上的雕飾、彩繪、樑柱都相當考究

據文獻資料推估此建物建於清乾隆高宗年間距離現在約有二百五十年左右

不過原建物被非座落於此地是由嘉義縣鹿草潭透過特殊遷移房舍手法搬到此地

 

 

39.jpg

 墨林村長提供已不使用的房舍為餐飲小吃也別具特色

 

 

40.jpg

 "菁寮茶室"並非所謂酒家之類的店鋪

早年農村閒暇之餘喝茶聊天聊八卦就是純喫茶之地

 

 

41.jpg

茶室是由磚、牆、竹所建構 年久失修重新整建過後刻意將此保留下來

古早文物擺設陳列讓遊客參觀了解當時農村時代的文物器具

 

 

42.jpg

 

 

 

43.jpg

 荷蘭井自然湧泉是當時洗衣服之地 據說當時童養媳盛行年代不忍親生女浣洗衣物

於是乎都要求童養媳拎著換洗物來此地用著冰涼泉水洗滌衣物

 

 

44.jpg

 如今的菁寮庄也已經發展出始屬於自己的無米樂菁寮社區

"荷蘭井湧泉民宿"可以體驗染布、碾米、牛車割稻仔飯的樂趣

 

 

45.jpg

 

 

 

46.jpg

 "荷蘭古井"五米深的清澈水源距離現在也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

古早當地居民都是靠著這口井水相當於是極為重要的泉源

 

 

48.jpg

菁寮庄除了老街隱藏著豐富的人文歷史背景之外靠近大馬路上還有個相當著名的建物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於1960/10月完工並於1986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建築獎"

 

 

50.jpg

三角錐體金字體造型矗立在綠油油的稻田之形成強烈對比 很特別吧! 

(台南市後壁區墨林里294-1號 )

 

 

49.jpg

 白河"林初埤"、土溝、後壁區"菁寮庄"地理位置都是相去不遠順訪之際可以一氣呵成

走一趟"菁寮"才知道還有保留著這樣完整的人文古蹟 街坊見到的都是阿公、嬤之輩分

無論鐘錶、木桶、鉛桶、棉被、餅舖各行業在歲月下所換來的經歷年資都是人文之寶

曾經榮獲內政部農村改造風貌全國績效首獎絕非空穴來風而是實至名歸 真是有一套~

 

 

 如果您喜歡"史蒂文的家"圖文分享 邀請您到 FB 粉絲團按個"讚"!

內文有不定期的更新旅遊、露營圖文訊息 一起來加入資訊分享行列吧!

 

 

arrow
arrow

    史蒂文的家_藍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