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小時侯、小學、國中畢旅只要台北旅遊都會安排參訪野柳風景區

童年記憶中對於"女王頭"與捨己救人的"林添禎"銅像有特別深刻印象

事隔數十載之後的今日野柳 同樣的海岸風情也已經提昇為地質公園

沿岸獨有的層狀沉積岩所組成的海岬灣 多年以來不斷的遭受風化、海蝕關係

形成了各式天然奇景如蕈狀岩、蜂窩岩、風化紋、節理.等比比皆是

如果從造型來觀察的話有海蝕壺穴、燭台石、豆腐岩、女王頭、

公主頭、海蝕洞、豆腐岩、駱駝峰(位於東澳漁港旁)..等最有名氣

近年來此地已是陸客來台的重要之景點 趁早入場免去閒雜人等入鏡

站在沿岸邊看著湛藍天空蔚藍海岸飄盪的優遊白雲 心情通體舒暢快意

一樣的依山傍水場景 依然不變的是保有當年的赤子之心....

 

 

 

 

 

 

 

 

以往可以自由貼近海岸或者是自行走動蒐尋各式奇岩怪石

園區為了維護地質公園生態並防止一些缺乏公德心的觀光客

刻意規劃成相對安全距離的參觀路線以防遊客任意逾矩觸摸

 

 

 

 

 

園區內"女王頭"獨占鰲頭而且是遊客最愛合照的地標

近期在第一區又發掘了這個"公主頭"的另類存在

發揮想像力在某個角度之下頭型、髮髻也惟妙惟肖

 

 

蕈狀岩群石

 

 

燭台石(左側)與單面山(右側)

 

 

 



著名的地標"女王頭"原本的脖圍已經日漸風化變得有斷頸之危

還有點"為伊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神聖愛情那般如此情操

於今已補強"構築工事"女王雖臉不紅但脖子倒是變粗了許多

 

 

捨身救人的"林添禎"紀念銅像

 

 

傳說中的海天一色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這一幕

海水正藍 天空湛藍 白雲浮游 救生圈儼然成為最佳主角

 

 

 


 

 

 

 

Fiona指著海邊的岩石像潛伏著"鱷魚"樣似的亂嚇人

每當海水來回沖激的岩石忽暗忽明露出撕牙裂嘴的嘴型 恐怖ㄋ!

 


 

 



尋尋覓覓 沿著海岸邊前往續行找尋以往曾經走過的記憶路段

 



 

 

 

遠近都是一簇簇"蜂窩岩" 如果不是有著藍天白雲為背景的話  

也有點像誤入歧途步入詭異的地表 白堊時期恐龍那個時代

 

 

含有鐵質砂岩層在風吹雨打之後裸露出磚紅神秘色參雜細縫之中

又好像是行走在酷熱沙漠中遇見潛伏"流沙"危機 舉步之間得小心翼翼

 

 

 

 

 

持續走到盡頭終於到了幾年前來過的涼亭

純粹是來找尋當年曾經擁有共同回憶的柔情海風

 

 

沒有屋蓋的"涼亭"突兀、崢嶸位於單面斜山的最高點

 

 


 

 


一個位於野柳斜單面山最遠端的涼亭

可以擁有360度的寬闊視野景觀

 享受和風吹襲洗滌塵囂煩憂的好地方

不急不徐拿出野餐飲品做為早茶饗宴

 

 

遠觀汪洋大海之中的船隻 海平面上有如一葉扁舟的緩行

烈日艷陽下對望著遠端串起又串落的靄雲幻化萬千

 

 

來此享受聽濤、看浪、賞景之樂趣

縱情於海風吹拂神采飛揚的悸動

 

 


回頭望見福華飯店、翡翠灣、金山一帶

深邃的大海邊又再次添加這一刻成為永恆的記憶

 



俯望涼亭之下還有許多釣客正享受垂釣之樂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總有其中難以言喻的道理




 

 



離開了單面山沿著山線回程(來時路走海線)

 

 

欄杆之外界是有名的"豆腐岩"整齊劃一的排列成序

 

 

回程之際已是大批人潮湧進"野柳"園區

熙熙攘攘的遊客之中也參雜一些方言對話

不用說也可以知道是來自對岸的觀光客

 

 


有了觀光資源的挹注經費也才可以將野柳地質公園維持的更妥善

 整理出花草樹木、休閒美化、建構出安全棧道、便捷的公共設施

 

 

 

 

 

 

 

 

 

入門口的"遊客探索館"專門介紹地質公園的沿革、地質、氣候介紹

當然免不了有一些特產紀念品的販售 畢竟是觀光地區售價也特別..

 



 

 

 

兩層樓建築的探索館 一樓是販售賣店& 飲料輕食店

二樓分別以圖表檔案介紹地質公園的生態、地質、海岬

豐富的資源足以更加進一步認識海洋生態與周遭地理環境

 

 

走了一趟野柳地質公園尋找那個曾經令人留戀的涼亭

好天氣重回舊時地再次席座感受海風吹拂而怡然自得

 

 

相關文章】

鼻頭角&金瓜石與小三同遊 2011/05/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史蒂文的家_藍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